`

菲尔茨奖得主陶哲轩:瓜分数学成就 没有益处

阅读更多

8 月22 日,第25 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澳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和其他三位年轻数学家
共同获得了菲尔茨奖。该奖为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项,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陶哲轩
获奖理由是“他对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谐波分析和堆垒数论的贡献”。

  陶哲轩,圈内人赞誉为“数学家中的莫扎特”。1975 年他出生于澳大利亚,2 岁迷上
数字;7 岁在高中学习微积分;9 岁已达到大学微积分的水平;11岁始,先后在国际数学奥林
匹克竞赛中赢得铜牌、银牌和金牌,是最年轻的金牌得奖者,这项纪录在澳大利亚至今无人
能平;21岁,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头

  衔;24 岁,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教授。年仅31岁的陶哲轩著有80 多部研究论文
,和30 多位数学家有过合作,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对素数和挂谷问题的研究。

  日前,陶哲轩接受了《外滩画报》专访,发表了他对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当前最
受关注的“庞加莱猜想的破解”的看法。

  B= 外滩画报

  T= 陶哲轩

  我不会为了邀功而争得头破血流

  B: 最近很多人,包括媒体、数学家, 还有普通民众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数学家在
破解庞加莱猜想方面到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对此你怎么看?

  T: 我最近一直在看佩雷尔曼的论文,真的非常精彩。我肯定他已经能完整正确的证明
庞加莱猜想,甚至还有几何化猜想。人们对他的成果表示怀疑,可能是因为没有仔细钻研他
的论文。当然,他也参考了其他数学家: 除了汉密尔顿,还有其他数学家辅助完善了他的理
论。

但我相信,是佩雷尔曼独自完成绝大部分,所以菲尔兹奖他也绝对应得。

  B:《 纽约客》杂志中,一篇由西尔维亚·纳萨和大卫·格鲁伯所写的文章《流形命运
》中提到的关于佩雷尔曼的段落,让人们觉得佩雷尔曼是因为不满一些不良现状而决定退出
学界的。你有和他相同的想法吗? 你觉得怎样才能做一个正直的数学家?

  T: 很不幸,有时大家会因为“瓜分” 成就而忽视了数学成果本身。这种现象一方面可
以归咎于制度上的压力( 比如追求职业生涯的成就);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数学家最终也
是普通人。我理解为什么佩雷尔曼拒绝接受菲尔兹奖,并决定退出数学界。这是数学界的巨
大损失,但他有权利这么做。长远来看这件事影响不大,因为数学总会在个人成果的基础上
不断前进。不用过多久,数学家们就会利用Perelman的理论得出更伟大的成果,甚至比证实
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走得还要远。换了是我,我会专注于完成更多数学理论,而非为了
邀功而争得头破血流。汉密尔顿和佩雷尔曼无疑最关键

  B: 你觉得我们从这个事件中应该学到什么?

  T: 数学是一项国际性的活动,各国数学家一直在其各个领域做出贡献。我觉得将这些
贡献在各国间“瓜分”没什么益处。重要的是解决了问题,同时加深我们对数学的理解。这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例如像汉密尔顿等人致力于创建基础理论,提出对应的方案解决
问题; 又比如

像佩雷尔曼那样,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还有克莱纳特(Kleiner-Lott) 摩根- 田刚和曹
—朱,他们润色完善了论题等等。这些都非常重要,但无疑,汉密尔顿和佩雷尔曼无疑是最
关键的,少了哪一个, 如今都无法证实那些猜想。

  B: 在中国,著名数学家跟电影明星一样出名,例如陈景润、陈省身等; 但在其他国家
,有很多数学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仍然默默无闻。你觉得在中国为什么数学家会享有如此高
的声誉呢?

  T: 我没在中国生活过,也不太了解中国文化,但我认为中国人同时注重“教” 与“学
”两个方面,这能解释部分原因。而在西方,人们更加注重数学在科学技术中各领域的实际
应用,包括工程学、通讯学,甚至经济等。由于对大多数人来说,数学这门学科实在太“难
以接近” 了,所以人们也不太追捧数学家们。

--
※ 来源:.两全其美网 http://lqqm.net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