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札记

 
阅读更多

五一札记

每年的五一都是必定要回家的,一方面是因为家里人想念和想念家里人,另一方面是因为春夏之交的时候回到家里总是能看到满眼绿意。光是坐在二楼阳台上看大片大片的田野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这次回家发生了一件趣事。

说来也实在有点惭愧,身在扬中二十几年,居然只去过江边寥寥几次。扬中是长江第二大岛,四面环江,无论身居何处,骑车到最近的江边总不会太远。而这次去江边玩则是因为妹妹嚷着要去,没法,总不能老欠着,于是便允了。

家乡的空气非常好,在乡间小路上骑车,口鼻间满是植物的清香,春夏的太阳照在背上暖洋洋的,非常舒服。

从家骑车到东江边只需十几分钟,不过路上的时候我们是逢小路必走,专绕弯路。我从小便喜欢弯弯曲曲的小路,笔直的大路缺乏深意,而那种末端隐藏在转弯处的小路则有一种未知的内涵,让人心生无限遐想。

扬中这些年来一直在缓慢的城市化,但越是靠近江边的地方,受城市化影响越少,因为远离市区。因此乡村风味非常浓,小桥流水,鸡犬相闻,骑车颠簸在江堤下浓荫覆盖的小路上时不时能看到一两家被掩映在四面大树中的瓦房,树下有农家养的鸡在啄食,门口有老者编制竹篮子,偶尔转过一家农舍的角落一下就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在大城市待久了,回到这样的地方,内心会宁静下来,非常舒服。

扬中是冲积平原,没有山丘,所以我从小就很向往住在山下,向往王维的“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向往韦应物的“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可惜这些在扬中都不可得,但扬中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实在也算足矣。

我从来都非常庆幸自己生在农村,农村有许多城市成长起来的人所体验不到的乐趣,还有非常好的自然环境。然而许多农村人却总是向往城市生活,因为他们觉得每年的春种秋收非常幸苦,不如城市人每天上班舒服,又觉得在农村太单调,没有城市生活丰富有趣,这可真是城内人想往外跑,城外人想往里跑。但就我来说是非常喜欢乡村生活的恬然的。

说来甚是奇怪,以前每天从门前的小路上学,从来也没有觉得风景有多漂亮,直到有一天清晨起来,信步走到河边,奶奶在河边洗衣服,初升的太阳在一颗颗的露珠上闪耀,半浓半淡的水雾把周围的一切都笼罩起来,竹林中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呼吸着清冽的空气,一时间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原来家里从来都是这么好,只是自己一直没有发现。

一路大呼小叫着冲上江堤,猛然看到了滔滔的长江,视野一阔,心胸也随之一畅。妹妹提议下到江堤下面去走走,江堤下面便是芦苇荡,东江边的芦苇荡不是非常茂密,间或夹杂大片草地和树木,但也别有风味。于是把车一并趟到江堤下。眼角忽然闪出几抹鲜艳的颜色,在满眼的绿色当中非常醒目,转过头去原来是一些孩子在捉蟹,江堤下面有一些小水沟,水沟里面水很浅,但周围一般都有大块的软绵绵的湿土,蟹就在这些湿土上挖洞,藏在里面。我们看他们在那边挖得大呼小叫的很是热闹便也过去凑热闹,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无需任何客套,没有一句自我介绍,我们很自然就融进了他们之中。他们中有一个大约在上小学的小男孩负责探查洞里面有没有螃蟹,发现了就会叫我们去捉,我跑去用手直接伸进洞里捉了三个,虽然弄了一手臂泥巴,倒很是英雄了一把。

挖了一会螃蟹之后他们转移地点了,我和妹妹便继续往江边走,江边有一大片青翠的草地,让人非常想躺在上面晒太阳,过了草地便是真正的江边了,江边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让原本泥泞的岸边可以走人了。一抬头却发现他们也不约而同的到了这里,正在江里舀水洗手。于是我们又跑了过去,和他们一同坐在一堆石块上,面前就是宽阔的江面,江风拂面,让人想站起来大喊。于是我提议大家一起冲着长江大喊,立即得到一致赞同:-)后来我们又一起唱歌,从韩红的《天路》到周华健的《朋友》。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自我介绍,没有任何冗余的客套,一个多小时,我们在那边大声的又唱又叫,毫无隔阂,融洽无比,真的觉得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真正的开心过了,所幸的是还没有失去和孩子玩耍的热情和勇气,他们都说我就跟一个大孩子似的,这让我感到非常非常的开心,因为这正是我最不愿失去的东西。

后来简单的互相认识了一下,我知道了他们家就在附近,离我们家也不算远。呵呵,这下以后放假回家有人玩了,我对妹妹说。

和孩子玩真的很很开心,很简单的乐趣,大叫,傻笑,但那种简单,却直透到心底里面,是如此的令人难忘。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